發布時間:2020-12-22
瀏覽次數:850
蘭州牛肉面揚名四海,在異鄉多以蘭州拉面命名,掛在散落于街街角角的小店門楣。店里老板多戴著白帽且多是回族兄弟。大學期間,我在衡陽待了四年,進過的蘭州拉面館不下十家,蘭州炒拉面,蘭州炒飯,菜單一整頁都被加上了蘭州兩字,而我卻始終吃不到屬于蘭州的味道。
蘭州牛肉面講究“一清、二白、三黃、四綠、五紅”,我依稀記得小時候走在街上,我的爺爺操著一口蘭州話,頗為得意的和我說,“這一清啊,指的是湯清如水,二白則是白蘿卜片纖細白透,三黃是說面條筋道淡黃,四綠是蔥扣蒜苗新鮮青綠,五紅則是蓋滿了碗口的辣椒油,紅的心顫,紅的誘人?!?br /> 可說實話,在蘭州時,這玩意兒我幾乎天天吃。味道有多好呢?清湯寡水,就那一絲咸味。牛肉面里的牛肉就立方厘米大小,剛到嘴里,還沒嚼出味兒,就進了肚子。那時我上高中,天沒亮就往牛肉面館里沖。錢一付,票一撕,對著拉面師傅就喊:“二細!”,拉面師傅再以一口純正的蘭州方言喊上一嗓子:“二細宜個?。ǘ氁粋€)”,以至于我后來在全國各地吃牛肉面,吃不到那記憶中的味道時,總是揣測,莫不是拉面師傅沒用蘭州話回我一句,導致這面沒得靈魂?
蘭州牛肉面從我離開蘭州時,愈發變得好吃。記憶中的湯水,像發酵了一般,濃香醇厚,常使獨在異鄉的我,輾轉反側,難以入眠。被時間一同加了BUFF的,還有那座以前常常經過的中山橋,如今只會在入夜后,在一片金銀的白塔山前,寂寞地向我訴說著,一個又一個過去的故事。
有段時間聽趙雷的《成都》,我就好奇有沒有一首歌來寫蘭州。搜了一下還真有,歌手名叫低苦艾,歌名叫做《蘭州蘭州》,歌里唱的也挺真實。
這牛肉面我是帶不出來了,帶出來也餿了。我想下次回家時,兜里能揣一包黑蘭州,即使我不抽煙,我也愿意揣著它,在外漂泊遇到坎時,我想兜里有了它,心里就會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。在家的時候,我也曾嘗試坐在中山橋邊看著黃河奔涌流淌,看著周圍人群熙攘,著實沒有一種我心中故鄉的美好。如今,我才地想明白,這蘭州牛肉面,只有你離開蘭州,很難再回去的時候,才有那舊時記憶中,騰騰的熱氣和醉人的湯頭。
即便如此,我想我也總會,隨著火車一聲嘶鳴,回到入夜的蘭州。我會在清晨四五點鐘的大街邊吃上一碗味道還算湊活的牛肉面,在放下筷子的間歇里,好好看看蘭州。
蘭州隴尚合牛肉面加盟:www.topdawgpetsupplie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