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2-04-07
瀏覽次數:498
在蘭州人眼里,牛肉面是當之無愧的“天下di一面”。
每天,有超過370噸面粉進入蘭州本地的牛肉面館,化為200萬碗牛肉面。在全國各地,牛肉面館超過6萬家,也曾有日本人不遠萬里六赴蘭州,硬是把馬子祿的牌子開到了東京街頭,而這不過是蘭州牛肉面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。
碗牛肉面如何打遍天下?固然有一代代廚子的個人奮斗,更重要的是,只有蘭州這樣骨骼精奇的城市,才能塑造出這“天下di一面”。
細細分說,這碗面還帶著河南味道:清嘉慶年間,甘肅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懷慶府蘇寨村(今河南焦作博愛縣境內)國子監太學生陳維精處,學習小車牛肉老湯面制作工藝后帶到蘭州。
等到了蘭州,這碗面就不一般了,這里是游牧與農耕交匯之地,you質小麥與牛肉是兩張風物名片。蘭州歷來是西北商貿重鎮,人流繁盛,正適合牛肉面這等快餐;蘭州作為多民族聚居區,漢族、回族、東鄉族、藏族等多個民族特色的飲食習俗,也能用一碗牛肉面“端平”。
jin日頗為流行的快餐標準化,牛肉面早在百年之前就摸了個透,一清、二白、三紅、四綠、五黃(湯色清亮,蘿卜潔白,辣椒油鮮紅,香菜蒜苗翠綠,面條柔滑透黃),可能是z早的快餐面食標準。高湯的鮮美和手工拉面的勁道,是全國各地愛面人口味的z大公約數,而重香不重辣的辣子,讓牛肉面即便在口味清淡的包郵區,也大有市場。
只不過無論是拼接各路西北美食,價格翻幾番的包郵區牛肉面館;還是方便速食的牛肉面“代餐”,都無非是聊解鄉愁,蘭州人還是更愿意回到家鄉,起個大早,在家門口的面館,扎一碗熱氣騰騰的牛大,贊一聲“滿福”?。M足)